- 疑难解答 您现在的位置 :首页 -- 技术论坛 -- 疑难解答
江苏有线网络整合 实现广电网络规模化市场化
来源:金钱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于:2010-04-15 浏览4956次 |
【编者按】
全国看江苏!几乎已成为2008 下半年以来全国广电系统的“风潮”——横跨四载、运作三年、攻坚18 个月,这是江苏省有线网络整合的时间缩写;巨大的难度、各方的利益、反复的历程,这是江苏省网整合的空间写照; 巧妙的构思、顽强的推进、阶段性的成功开局,这是江苏省网整合的逻辑主线——自然会引发全国同仁的密切关注。
以江苏看全国!很可能成为未来3 ~ 5 年乃至更长时间内,广电有线网络全行业的风向标!因为在“三网融合”的利益博弈之下,整个广电网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质上正在不断被蚕食、被挤压!通过网络整合实现规模化、通过数字整转实现市场化,虽然是全国各地都趋同的行业救赎方向,但事业和产业的矛盾、条块分割的纠葛、技术标准的缺失,使这种救赎难免出现多元化之下的茫然。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,江苏试图在东南沿海地区尝试一条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、良性规模化与各省辖市协同促进、广电数字化与社会信息化合拍共振之路,其魄力与决心值得称道!
打开中国有线行业发展的历史坐标系,聚焦江苏节点——
【整合模式篇】
引子------2009 年2 月26 日,南京。
来自江苏全省的广电网络分公司老总济济一堂,召开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省网公司”)成立后的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。
“这是江苏省网公司成立后,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年度工作大会,”江苏省网公司董事长陈梦娟告诉记者,“2009 年的工作任务、经营指标、考核办法,全省4500 多员工的人事过渡安排,还有未来三年的战略发展方向,都是要集中布置、讨论的工作。”
下任务、领指标,对任何一家大型集团企业来说,上上下下都难免讨价还价。但这次,上上下下都很痛快!
“2009 年是省网公司第一个完整运行的经济年度,”江苏省网公司总经理顾汉德告诉记者,“我们采取过渡期考核办法,对分公司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经营业绩指标、安全传输指标和党风廉政指标组成;在经营业绩指标中,又分为基本指标与分类指标,前者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增长率,后者根据分公司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设定,暂定为数字电视整转率、互动电视发展率、有线电视入户率、县区网络整合数等,由分公司根据各自情况选定2 ~ 3 个作为考核指标。”
显然,“痛快”的直接原因即在于此。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增长,是考察任何一家企业运营的基本财务指标,只要做企业就得认这个;而赋予各地分公司灵活选择权的分类指标,则照顾到各市的业务推进实际——要知道,在江苏这个地方,既有在全国广电数字化“史前时期”就“下海”的苏州,又有后发先至、创造全国整转速度奇迹的南京,还有苏北地区不少受窘于资金、技术、团队而迟迟未动的市属网络……
“痛快”的深层原因,远远不是一则“过渡安排”那么简单。众所周知,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是从“城市模式”起步的,从青岛、佛山、大连、太原到杭州、淄博、南京,以(省辖)市为单位的数字电视整转推进,在提升速度和效率的同时,也埋下不少隐忧。比如,当一个省(区)内有两个城市率先完成整转、甚至获得示范授牌之后,从技术体系、业务规范到政治能量,等量齐观的博弈会使得此省(区)的网络整合更难推进。
看来,江苏不太一样。
2009 年2 月26 日召开省网公司第一次年度工作会议当日,距离2008 年7 月24 日省网公司正式挂牌,仅仅215 天时间。在这短短的过渡期内,拥有17 家股东、68 亿元注册资本、超过20 亿元现金储备、近700 万用户的江苏省网公司,从一个资本和体制意义上的完整架构,正融为业务和运营意义上的统一实体。
貌似,江苏也是一样。
将时光拉回2004 年9 月15 日,当日江苏省委、省政府下发《关于整合全省广播电视网络的通知》;9 月17日成立整合领导小组并开始推动全省网络整合时,很多人没想到,在其后三年多的时间里,整合之路会走得如此艰难!但恐怕江苏广电人自己也没想到,到2008 年7月6 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会写下这样的批示:“江苏省广电网络整合的思路清晰、力度大,总局要跟踪研究,以总结他们的做法和经验。”
如果列出曾对江苏广电网络整合做出重要讲话和批示、并亲自协调相关工作的省委、省政府领导名单,那将是长长的一串: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,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书记处书记李源潮;时任江苏省省长、现任省委书记梁保华;江苏省省长罗志军;时任江苏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,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;江苏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杨新力;原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,原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……
领导的重视不言而喻,但整合之艰难也窥见一斑。
(来源:中国有线网)
金钱猫科技